簡介
接龍橋位於湖北省來鳳縣翔鳳鎮攔河上,只有80餘米長,5米多寬,因為它的歷史傳奇聞名於鄂湘渝邊區,是來鳳縣的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接龍橋的修建有—個傳說:攔河兩岸兩座山,南叫“玉龍”,北稱“翔鳳”,是龍與鳳的化身,只是被攔河“攔”斷龍脈,因此土家苗族人屢遭劫難。據說只要修一座石橋跨越攔河,接通“龍脈”,就會迎來“龍鳳呈祥”的好日子。為了謀求幸福,嘉慶13年(1809年),土家苗族人紛紛捐錢捐糧,請來能工巧匠,修起大小兩個石拱,並在石橋上精雕一條石龍,鑿上三個大字—接龍橋。1934年4月,賀龍率領紅三軍從湖南甘壁寨進入來鳳境內,攔河兩岸人民欣喜若狂,紛紛走上接龍橋,盼紅軍接賀龍,從此接龍橋便被賦予嶄新含義,成了人民心向革命的象徵。方言地名。古時開江(新寧)縣衙按官制營造,座北朝南。根據勘輿,認為座北一方的祖山自沙壩場方向蜿蜒而來,龍脈很遠,但臨近北門時卻被雙河阻斷。為培植風水,接龍進城,明代時期修造了大石拱橋,特取名“接龍橋”。在今天看來,為 “接龍”而耗資修橋,顯得不可理解,似乎是缺乏科學意識的行政決策。但該地是交通要衝,為方便人們進城出城而修橋,卻又是十分必要而合理的了。事實上,巴蜀民間自古以來的許多生態文化價值取向,都往往是通過神靈崇拜和宗教信仰的形式而得以實現的。比如“神樹”和“龍山”崇拜對於森林資源的保護,比如寄禹生殖崇拜的蛇圖騰對於動物多樣性的保護,再比如“拋灑五穀遭雷打”的宗教信條對於愛惜糧食的教育等,無不如此。這種形式以其至高無上的神聖性而發揮效力,是舊時代很多行政措施所無法代替的。古樸而優雅,橋呈半圓形右拱,橋頭兩端是巨大的青石板砌成的百板路,連著夯峽溪兩岸的苗寨。橋下的溪水清澈歡快,一年四季奔流不息。接龍橋是這裡苗民進行“接龍”活動的天然場所,到“接龍”那一天,橋兩側和石板路兩旁都插上了彩旗,接龍隊伍由苗老師搖著銅鈴在前領行,充當“龍女”的主人身著盛裝、頭戴插花銀帽走在人群中間,隨後是鑼鼓、長號、嗩吶隊伍,浩浩蕩蕩從橋上走過。這種充滿著濃厚的苗家鄉土氣息的場面,常常吸引著成千上萬的中外遊人。 澄海上華上坑村有一塊石碑,碑上題“接龍橋”三字。傳說這塊碑與宋帝咼有關。南宋末年,宋帝昺君臣被元兵所追趕,來到上華上坑村,那時剛好天降大雨,他慌忙躲入竹林中避雨。那竹子仿佛通了靈性似的,竹葉全都收攏起來,成了一片竹葉棚,使君臣一行不致於淋濕。當下帝昺龍心大悅。不一會兒,雨過天晴,君臣繼續趕路。可是,前面有一條大河阻住了去路,又找不見船隻,不知如何是好。宋帝咼長嘆:“難道此是絕路么?”話未說完,天上降下一道彩虹橫架河上。帝咼十分高興,趕忙過河,並立碑,賜橋名為“天義橋”。元兵趕到,把碑給砸了。後來,百姓又在橋邊豎了一塊石碑,上面書著“接龍橋”3個大字。,位於湖北省來鳳縣翔鳳鎮攔河上,只有80餘米長(?),5米多寬,因為它的歷史傳奇聞名於鄂湘渝邊區,是來鳳縣的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接龍橋的修建有—個傳說:攔河兩岸兩座山,南叫“玉龍”,北稱“翔鳳”,是龍與鳳的化身,只是被攔河“攔”斷龍脈,因此土家苗族人屢遭劫難。據說只要修一座石橋跨越攔河,接通“龍脈”,就會迎來“龍鳳呈祥”的好日子。為了謀求幸福,嘉慶13年(1809年),土家苗族人紛紛捐錢捐糧,請來能工巧匠,修起大小兩個石拱,並在石橋上精雕一條石龍,鑿上三個大字——接龍橋。1934年4月,賀龍率領紅三軍從湖南甘壁寨進入來鳳境內,攔河兩岸人民欣喜若狂,紛紛走上接龍橋,盼紅軍接賀龍,從此接龍橋便被賦予嶄新含義,成了人民心向革命的象徵。
接龍橋軼事
天下所有的石拱橋上下橋都有石台階,這台階的作用除了方便通告外,主要還是使橋拱石受力占均勻而起到平衡作用。而接龍橋卻是世上少有的只有半邊台階的石拱橋。接龍橋始建於宋太宗太平興國元年(公元976),是目前廣西最古老的石拱橋之一。據說,是一位名叫懷丙的和尚捐修的。懷丙和尚(生於公元936年前後),河北正定縣人。史料記載他因家境貧寒,從小出家當了和尚。他足智多謀,對橋樑的修建和改造有很深的造詣。修復趙州橋和從黃河中打撈起鐵牛便是他的成名之舉。趙州橋位於河北趙縣,是唐代著名工匠李春建造的一座單孔石拱橋。到宋代時,由於年久失修,橋身歪斜,拱石間的換榫大多生鏽鬆動,到公元956年時,更成了一座危橋。趙州縣令不得不令封橋。而趙州地處往返京城的交通要道,封橋在當時的影響實在是太大了。懷丙知道此事後,來到石橋邊實地察看,找出了引起石橋一歪斜移動的根本原因。經過精密計算,提出了加寬橋基,在大拱兩邊各增加兩個小拱的固橋方案。經過他的精心設計和巧妙施工,趙州橋由單孔石橋變成了五孔石橋。不僅得到加固而且更加漂亮了。山西蒲州黃河渡口上有一座浮橋橫貫黃河。浮橋的八條碗口粗的鐵鏈分別系在岸邊的八口大鐵牛身上。北宋乾德六年(公元968年)黃河發大水,浮橋被大水沖斷,鐵牛被斷橋帶入黃河中,縣令懸重賞徵求能將鐵牛找撈上來之能人。於是有人推薦修復了趙州橋的懷丙和尚。懷尚來到現場一看,即胸有成竹。他命人將兩條裝滿沙子的大木船停在鐵牛水處。兩船之間橫上一根大圓木,將圓木用粗麻繩和水下的鐵牛拴好,然後將兩條船上的沙子移走。他利用船的浮力順利地將鐵牛找撈了起來。懷丙和尚一生修橋無數,最令他得意的卻是修建興安靈渠上的接龍橋。興安縣在宋乾德年間原名德昌縣,為避御諱,改名興安縣,即“興盛安寧”之意。北宋太平興國元年(公元976年)懷丙和尚雲遊廣西,來到靈渠,靈渠兩岸獨特的風景給他留下深刻印象:渠水穿城而過,水街傍水而出,篷船依水而行,真有“漿腳揮波易,篷船買酒便”的感覺。特別是站在北門朝南看,渠西面的蓮花池、三疊泉,還有文昌閣和望樓。渠東面是商賈雲集的繁華鬧市、三疊泉、九井坊,青磚灰瓦,古色古香。但是,從渠的西面到渠東,除了渡船外,就得繞道萬里橋了,非常的不便。懷丙決定在北門鬧市區捐造一座石拱橋,除了便民外,主要還是表達他對秦鑿渠的眷念之情。據說,懷丙修接龍橋方法很特別。他不用傳統的修橋方法,將渠水阻斷,而是將橋的重心放在渠的西面,挖一個大坑,從坑內伸出三根粗大的拱形鐵條,搭向渠東。然後向坑內澆灌鐵汁,將鐵條固定。石橋的拱石先鑿好深槽,一塊接一塊地從渠西疊向渠東。八八六十四塊拱石,分三路整齊地鑲嵌在鐵條上。在早上的霧氣朦朧中看橋,整座橋就像一隻龍身隱沒於身後三台嶺中,張開大口將下頦輕搭在渠東岸的龍頭,悠然地任人撫摸。當然,懷丙修接龍橋為什麼在橋東修有九級石階上橋,而橋西不留石階,成了接龍橋的千古之謎,引起了後人無數的猜測。最普遍的說法是懷丙和尚怕別人偷窺他的造橋秘密而特地命人用土將橋西填平,與後面的三台嶺連成一體的。那么,接龍橋的橋名又是怎樣來的呢?民間流傳著兩種說法,一種說法是懷丙和尚起的名,另一種說法是乾隆皇御賜。當年橋修好後,懷丙和尚站在橋頭向東眺望,又見遠處狀元峰巍然聳立,正對著此橋峰旁九龍峽口內隱約可見數條巨龍蜿蜒朝蓮花池奔來,似有“九龍遙戲寶蓮珠”之意。懷丙和尚見狀,脫口而曰:“此地異象,我又用異法築橋,就叫‘接龍橋’吧。”另一說法是當年懷丙和尚建好橋後,縣令請他為橋起個名,因橋是背靠身後的三台嶺而修建的,懷丙給他起名“借龍橋”。七百餘年後的公元1735年,清朝乾隆皇登基,史料記載他曾六次巡幸江南。乾隆皇對古靈渠心儀已久,既然到了江南,豈有不到靈渠一游之理。乾隆元年(公元1736年)他第一次巡幸江南,就微服私訪到了興安。他見此橋依山勢而築,僅有半邊石階,是他所到過的地方從末有過的石拱橋,便問當時的縣令此橋何名。縣令顫聲答曰“供壠”。乾隆皇誤聽為“接龍”,心想我剛到興安便有橋來接我這真龍天子,龍顏大悅!高興之餘,便命人重賞縣令。說此橋不可無亭無匾。除撥給白銀建亭外,還親筆御書“接龍橋”。接龍橋給古靈渠增添了無限的光彩,老百姓也將接龍橋視為“福橋”“靈渠”。遇有求財求福求祿,甚至求子求長壽的,都到橋邊恭恭敬敬地燒午祈橋。而每逢五月端午劃龍船,這裡就成了百姓們迎接龍頭的“聖地”。數百年來從未間斷過。位於來鳳縣翔鳳鎮攔河上的接龍橋,只有80餘米長,5米多寬,因為它的歷史傳奇聞名於鄂湘渝邊區,是來鳳縣的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接龍橋的修建有—個傳說:攔河兩岸兩座山,南叫“玉龍”,北稱“翔鳳”,是龍與鳳的化身,只是被攔河“攔”斷龍脈,因此土家苗族人屢遭劫難。據說只要修一座石橋跨越攔河,接通“龍脈”,就會迎來“龍鳳呈祥”的好日子。為了謀求幸福,嘉慶十三年(1809年),土家苗族人紛紛捐錢捐糧,請來能工巧匠,修起大小兩個石拱,並在石橋上精雕一條石龍,鑿上三個大字———接龍橋。1934年4月,賀龍率領紅三軍從湖南甘壁寨進入來鳳境內,領導來鳳人民打土豪劣紳。10月,為了策應中央主力紅軍突圍長征,賀龍率領紅二軍團一部在向湘西的挺進途中,再次進入來鳳。在駐防期間,賀龍在百福司附近的老潭灣召開民眾大會,號召青年起來革命,參加紅軍。會後,當地土家、苗族、漢族等40多人參加了紅軍。攔河兩岸人民欣喜若狂,紛紛走上接龍橋,盼紅軍接賀龍,從此接龍橋便被賦予嶄新含義,成了迎接紅軍和賀老總的橋,成了人民心向革命的象徵。1935年,國民黨反動派調集重兵駐紮來鳳,妄圖堵截消滅紅二、六軍團。敵三十八旅旅長潘善齋在城南布防,猛見“接龍橋”三字,又見石龍栩栩如生,似欲飛騰霄漢,聯想到民眾時時講“接龍”、談“接龍”,頓感心驚膽戰,便命令匪兵砸了石龍,鑿了“接”字,換成“截”龍橋,在橋上築碉堡、布防線。但來鳳人民沒有被敵人的淫威嚇倒,他們不僅把“接龍橋”叫得更響,而且不顧生命危險,為紅軍送信帶路,支援糧食,更有數以千計的貧苦農民,跨過接龍橋參加了紅軍。在來鳳人民的大力支持下,紅軍終於在1936年6月打到來鳳境內,並在本縣的刺豬槽和離來鳳十幾里的宣恩板栗園殲敵兩個師,然後開始了萬里長征。14年後,飽受磨難的接龍橋終於又一次接來了當年的紅軍———人民解放軍,“截”龍橋被“接龍橋”代替。化大革命時期,有人把接龍橋幾個字鏟了,橋被更名了。文化大革命後,賀龍的女兒到接龍橋視察,“接龍橋”幾個字才被重新雕上。現在的接龍橋橋欄桿剛剛粉刷一新,橋身加固了,橋面擴寬了,兩拱連線處修建了花園。橋裡邊加寬處聳立著兩米多高一塊大理石碑,上面鐫刻著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廖漢生的“繼承先烈志,振興湘鄂邊”題詞。橋上車輛川流不息,來往行人不少,橋下燕子和一些不知名的鳥兒飛來飛去,上百隻鴨子在河中戲水覓食。隔河兩岸的玉龍山和翔鳳山上,是忙碌著的土家、苗族人民的身影……
附近景點
淥江書院坐落在醴陵城西,依山傍水,環境幽靜。淥江書院是以宋、元、明的學宮故地作基礎,於乾隆18年(1753)創建,占地面積7000平方米。書院從創辦至清末廢科舉停辦,歷時151年。光緒30年(1904),書院改為淥江學堂,此後沿用至今。1996年,湖南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淥江書院素有醴陵文化搖籃的美稱,為振興醴陵文教,培植英才發揮了重要作用。其特點是:其一,有名流掌教。朱熹曾在前學宮講學;左宗棠於道光16年至18年(1836—1838)在此任山長。其二,書院具有光榮的革命傳統,敢於衝破封建禁錮,宣傳革命思想,民主革命先驅劉揆一、寧調元,與蔡鍔護國運動遙相呼應的袁家譜、肖昌熾都曾在此執教求學;書院改為學堂後,無產階級革命家李立三,北伐軍前敵總指揮部總參謀長張翼鵬,八路軍副總參謀長左權,紅軍著名將領蔡升熙,建國後第一批授銜上將宋時輪、陳明仁,早年都在此求學。其三,書院留有豐富的文獻資料和文物古蹟,有宋名臣祠、紅拂墓、寧太一墓;有于右任、林森、黃自元等名人碑刻;有保存完好的規模較大的清代科舉考棚。特色原建於東正街青雲山下。為宋、明學官故址,宋時名士呂東萊曾講學於此,清乾隆十八年正式命名“淥江書院”。清道光五年將書院遷西山,左宗棠在此任山長。清光緒年間廢科舉,書院改學堂,淥江書院改為高等國小,1919年改為縣立中學,,1939年改名為縣立鄉村師範學校,現為教師進修學校。桃源八景是:桃川仙隱、白馬雪濤、潯陽古寺、梅溪煙雨、菉蘿晴畫、楚山春曉、漳江夜月、潼舫夜渡。江岸水流湍急處,仿佛可視見一匹駿馬在江水中騰飛,盪起沖天浪濤。據傳、此景觀之得名又與後唐武陵太守梁嵩有關,是梁嵩跨下白馬渡江及沉江的地方。 潯陽古寺始建年代不詳,但據考證至少早於宋代。到此景點,可嘆緬歷史的蒼桑與興衰。梅溪煙雨是桃源八景之一,在梅溪匯入沅江處。此景觀指每當煙雨迷濛的時候,汩汩流尚的梅溪與其上空煙雨相偕構成一幅美妙溟濛的景像。菉蘿清畫景觀位於菉蘿峰的岩壁上。此景觀指菉蘿峰岩壁上岩紋成畫,在有雨的時候,畫像卻仿佛處在陽光照耀下。這個景觀的命名又與神話傳說有關,把善良人們的美好願望融匯其中。 楚山春曉景觀位於菉蘿峰東1公里處。此景觀指在春季之初,楚山花草先於別處萌發所形成的景色。 漳江夜月景觀位於漳江匯入沅江處。此景觀指立於漳江閣上可眺望遠近山光水色,每逢晴朗月夜,均可見江底有美妙皎潔月影。潼舫夜渡景觀位於桃源縣東北延溪口處的潼舫洲。潼航洲狀若一艘渡船,立於洲上觀黃昏日落之景,仿如在夕陽的金輝中緩緩航行。特色江岸水流湍急處,仿佛可視見一匹駿馬在江水中騰飛,盪起沖天浪濤.可嘆緬歷史的蒼桑與興衰。 每當煙雨迷濛的時候,汩汩流尚的梅溪與其上空煙雨相偕構成一幅美妙溟濛的景像。景觀的命名又與神話傳說有關,把善良人們的美好願望融匯其中。交通遊玩線路:桃川仙隱、白馬雪濤、潯陽古寺、梅溪煙雨、菉蘿晴畫、楚山春曉、漳江夜月、潼舫夜渡。在攸縣境內,位於縣城東1.5km的洣水河畔。其山勢一峰獨秀,如龜出穴,踞水上游,享有“梅城第一峰”之美稱。峰頂一寺,名靈龜寺,鐘鼓常鳴,香菸縷縷,奇峰古剎,巍然屹立。崗環水繞,氣象萬千。特色以山奇,水秀,洲平,林幽,寺深而勝名,一直為騷人墨客和僧侶道徒所景仰遊覽,留下大量詩文。“靈龜峰,峰上生楓,風吹楓動峰不動白茅洲,洲畔停舟,水推舟搖洲不搖。”這幅對聯恰到好處地再現了靈龜峰的美色。官莊水庫:始建於1958年,竣工於1961年。工程由大壩、溢洪道、瀉洪洞、引水系統、電站廠房等組成,主壩為心牆壩。水庫集雨面積201k㎡,總庫容量1.21億m3,兼有防洪、發電、灌溉、供水等多種效益。